胭脂茉莉:点评孙启泉禅意诗6首
2019-08-21 17:44:10
  • 0
  • 0
  • 42


前言:诗人孙启泉的《万物多如意》放在我的案头已经很久了,我喜欢这个无限禅意的书名,和清新的封面,特别是封面题诗:“在这一条条走来的路上/只是我们不易察觉/只是我们不愿承认/但是死亡在继续/风总是不断把我们往后吹/”更是充满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用无常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这正是禅者之眼,也是禅之根本和一切禅理禅趣的延伸,北宋末诗人韩驹曾有文:学诗当如初参禅,未悟且遍参诸方。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学诗要像最初参禅一样,一旦悟道,那就像禅师打开了天眼一般,禅机无处不在,信手都是华章,每每打开孙启泉的《万物多如意》就有此感!现从这本书中选出六首,以期和大家共赏!


———胭脂茉莉于2019年4月26日


画面

你不能在拐弯的街巷中把风喊停

你不能在断壁、悬崖中把流水喊停

你不能在苜蓿花丛中把奔忙的蜜蜂喊停

你不能在高远的蓝天把晕眩的白云喊停

你不能

你不能

你只能在它们之间忙碌或静静的思考

因为它们是你奔跑的背景

而你就是这块玻璃上

一滴爬动的墨水

或者,一只小蚂蚁在弯曲的弧线中

【点评】此诗以大写意的画面到最后定格到“一只小蚂蚁在弯曲的弧线中”,诗人挥动着语言的如意金箍棒,道出无限禅机。

四个“你不能”让我们看到了天地之辽阔, 自然之浩渺,宇宙之精深博大,即使你耗费了多少气力也莫奈他何,反复加强的两个“你不 能”,让我们不仅感觉到诗人之所思也能顺着诗人诗意的指向感悟融入万物之中,把自然宇宙当着背景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而最后二句诗人又把镜头拉回到一点,以小见大,禅意自在“一滴爬动的墨水/或者/一只小蚂蚁在弯曲的弧线“中凸现,令人回味无穷。


有那么一瞬我被感动

有那么一瞬,我被感动

像风吹皱水面上的丝绸

有那么一瞬,我的心仿佛灵光一闪

水井中的幽暗  晃动着闪亮的光

像是存在  又像是虚幻

有那么一瞬,晚霞在窗口

将我的遥望点燃

我身上的细胞像是一下子被激活

像夜晚漫天的星光在银河间璀璨地闪烁

像你微笑的明眸  清澈、纯粹、动人

让我感觉到在炎炎的夏日

是那样的清凉  又是那样的美好

让我想起了什么  又突然的忘记

仿佛一切都稍纵即逝  一切都不可久留

【点评】对于敏感的诗人,经常有那么一瞬的感动,像晚霞点燃在窗口;像闪烁的漫天的星光;像风吹皱水面上的丝绸......是那样的静美而绚烂,可这些却是那样的不可久留,稍纵即逝!然而这又何防呢?佛曰:一花一世界,一 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三藐三菩提!弹指一挥间,刹那芳华!瞬间已是永恒!可怕的是我们的心变得越来越麻木,没有能力如诗人这样能从这些周而复始的事物中发现新鲜的力量。


打量

我在晃荡着水草的河流里打量自己

我在牛蹄印的雨水里打量自己

我在理发店晃荡的装饰镜里打量自己

我企图将自己看清

但我看到的自己

已不是刚才的自己

从那一声失手惊叫

在碎裂的镜框里消失

【点评】我把这首诗,看成是诗人的一首自画像,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我们往往无法客观地看清自己,智慧如诗人,才会游离自身,以一个旁观者的清醒的眼睛,来观看和打量自己,而对于茫茫宇宙,我们自身也是稍纵即逝的。

这首诗语言陡峭,我们“从那一声失手的惊叫”中,在诗人制造的语言的斜坡上,在一阵战栗中看到:诗人和我们自己都“在碎裂的镜框里消失”,因为,空和无才是生命的实相。


尴尬

这天一直在落小雨

就在刚才你还看到天空落着雪花

你兴奋地朝着楼上你喜欢的女人大喊:下雪了!”

可就在你转身,那飘着的雪花停了

你只看到雨 一丝丝的小雨

从灰蒙蒙的天空 不经不慢地下着

你忽然尴尬地怀疑 刚才看到的只是幻觉

而你朝楼上的那阵大喊

更像是林妖附体

你伸了伸舌头 缩身回屋

【点评】如果一首诗读完了,我们看到的仅仅是诗中的景,无法进一步延伸阅读,那就称不上是一首好诗,以景示法,在孙启泉的的作品中处处可见。

这首题为《尴尬》的诗,诗题就奠定了这首诗轻松幽默的笔调。一句“你兴奋地朝着楼上你喜欢的女人大喊:下雪了!”更是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但是,这首诗不仅仅是如此。“你忽然尴尬地怀疑 刚才看到的只是幻觉/而你朝楼上的那阵大喊/更像是林妖附体/”诗人用近乎诙谐的充满孩子气的语调向读者呈现出这首诗的核心意义,禅家云: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一切色相一切物质现象皆是心相。既然如此,又何必在乎此刻天上落下的是雨还是雪?那声大喊是否有回应呢?


你走上那条铁轨

你走上那条铁轨

那条被废弃的铁轨,

你曾遗失的那段青春

荒凉、锈迹,四面全是野草

再也没有呼啸而过的火车

迎着火车大声呼喊奔跑的孩子

和提着小锤的老扳道工的身影

只有那些乡村的麻雀

偶尔三三两两落在上面

轰的一下,又轰的一下

从这里飞到那里

像一群散落在田里拾麦穗的孩子

你走过那里,那条被废弃的铁轨

就像走过你生活过的乡村

就像 走过你的一生

仿佛一个背着书包放学归来的孩子

你踢着石子

漫无目的地游荡着

仿佛不知道暮色将至

仿佛不知道黑夜即将来临

【点评】这首诗在诗人的作品中不算最好的一首,由于个人偏好,我喜欢这首诗中诗人铺开的场景和意境。读这首诗,我的眼中仿佛看到诗人正踩着柴科夫斯基的如歌行板,宇宇独行于广袤无际的天地间,在如此天地间,又有多少人能如诗人一般,由这破旧不堪的废弃铁轨延伸到生命的终极思考,进而去追寻生命循环往复的规律和意义!


站在陌生人的坟墓旁

夕阳下

我站在一个坟墓旁

仿佛是在默哀

又仿佛是在悼念

长眠在下面的不是我的先人

也不是我熟知的人

而是一个普通人

就像我走过荒凉的山坡

到处都会看到 东一个西一个的坟墓一样

但我站在那里还是默哀了三分钟

这使我想到百年以后 当一个年轻人

走到我的坟墓前站了三分钟

生命是值得我们去尊重的

哪怕只有一分钟

【点评】这首诗的最后一句:生命是值得我们去尊重的/哪怕只有一分钟/,我感动于诗人的这份真诚,这是一种来自诗人自身的对万物最具震撼力的情怀——“悲悯”,因此我把这首诗定位为一首现代禅诗,是的,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敬畏的,值得我们去温柔以待!这让我不禁又想起了这本放在我案头的被诗人命名为《万物多如意》的书,这样的书名一定是来自于诗人对万物的祝福!美国禅师诗人约翰·塔兰特在一首短诗《世界的恢复》里曾说:我们给万物以灵魂,/当我们把生命注入它们时。/在它们真正原来的生命里,/椅子,篱笆和石头从静寂中/突然挺起身来。我认为是对孙启泉的诗最好的诠释。

诗人简介

★孙启泉,现在安徽巢湖学院任职,系安徽省合肥市民盟市委委员,已在《诗刊》《青年文学》《星星》《诗歌月刊》《诗选刊》《诗林》《诗潮》《绿风》《绿洲》《北方文学》《青海湖》《山东文学》《安徽文学》《芳草》《佛山文艺》《岁月》等发表诗歌,有诗人选《2005年中国最佳诗歌》《2012年中国诗歌精选》等,出版诗集《万物多如意》等。

现代禅诗欣赏


中国第一个现代禅诗微信公众平台

主办:现代禅诗研究会

顾问:南北

总编:古石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